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晚上,都会迎来"地球一小时"活动。届时,全球数亿人将通过关闭非必要光源一小时的方式,传递节能环保的绿色理念。今年的地球一小时,信息管网公司交出一份节能减排的新答卷:该公司主导推广的智慧照明系统首次在汉阳区一小区的地下停车场实施,可为该停车场年节省用电3.2万度,年减碳量相当于种植1400棵树木。目前,该节能减排实践为武汉城市公共空间节能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地下车库的照明革命
在该小区地下停车场,200盏智能LED灯具通过毫米波雷达传感技术与无极调光系统相结合,实时感知车辆行人动态,适时切换灯光照明的亮度。
"这套系统破解了传统照明'彻夜长明'的问题。"信息管网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当灯具的雷达监测到5米范围内有物体移动时,灯具亮度会随着物体的慢慢靠近,亮度逐渐增强,实现亮度的自动切换。当物体离开后,灯光会逐渐变得暗淡,恢复至基础照明的状态。
根据测算,该停车场实施了智慧照明改造后,灯具亮度可在10%到100%之间自主切换,相比普通照明每日耗电量下降了72%。仅该停车场一年就能节省电费2.4万元,相当于100个家庭月度用电总量。除此之外,智慧管理平台还可根据季节变化、车流高峰等变量,动态优化各区域照明策略。
科技赋能绿色转型
一般情况下,城市地下空间照明,占公共建筑能耗的18%-25%。停车场智慧照明系统推广的价值在于将物联网、AI算法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在环保效益方面,每盏灯具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7千克。此外,智慧照明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亮度,避免过度照明,减少光污染,改善夜间视觉效果,进一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不止于一小时的守护
真正的环保行动,不应局限于熄灯一小时,而在于持续的技术革新与管理智慧。信息管网公司正将社区停车场节能经验复制到一些商业综合体等场景,目前已试点完成了武汉城投立城中心商业写字楼地下停车场的改造。随着《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的深入实施,一场由智慧照明技术引领的低碳革命正在开启新的可能性,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